分布式系统架构
设计建议
减少单点 - 去单点首先要识别整个系统所有主链路的单点,如机房(同城异地双机房),应用服务器,DNS服务器,SFTP服务器,LBS,缓存服务器,数据库,消息服务器,代理服务器和专线等,如系统通过专线调用对方服务,需要考虑同时拉联通和电信的专线,联通或电信的专线还是有一定概率会出现问题的,但是同时出问题的概率会小非常多。优先使用软负载,使用硬负载兜底。
减少依赖 - 减少DNS依赖,减少远程服务依赖,DNS依赖可以尝试设置本地host,用工具给所有服务器推送最新的域名映射关系,通过本地缓存或近端服务减少RPC调用。
限制循环 - 避免无限死循环,导致CPU利用率百分百,可以设置for循环的最大循环次数,如最大循环1000次。
控制流量 - 避免异常流量对应用服务器产生影响,可以对指定服务设置流量限制,如QPS,TPS,QPH(每小时总请求量)和QPD(每天总请求量)。
精准监控 - 对CPU利用率,load,内存,带宽,系统调用量,应用错误量,PV,UV和业务量进行监控,避免内存泄露和异常代码对系统产生影响,配置监控一定要精准,如平时内存利用率是50%,监控可以配置成60%进行报警,这样可以提前感知内存泄露问题,避免应用无响应。
无状态 - 服务器不能保存用户状态数据,如在集群环境下不能用static变量保存用户数据,不能长时间把用户文件存放在服务器本地。服务器有状态会难以扩容,且出现单点问题。
容量规划 - 定期对容量进行评估。如大促前进行压测和容量预估,根据需要进行扩容。
功能开关 - 打开和关闭某些功能,比如消息量过大,系统处理不了,把开关打开后直接丢弃消息不处理。上线新功能增加开关,如果有问题关闭新功能。
设置超时 - 设置连接超时和读超时设置,不应该太大,如果是内部调用连接超时可以设置成1秒,读超时3秒,外部系统调用连接超时可以设置成3秒,读超时设置成20秒。
重试策略 - 当调用外部服务异常时可以设置重试策略,每次重试时间递增,但是需要设置最大重试次数和重试开关,避免对下游系统产生影响。
隔离 - 应用隔离,模块隔离,机房隔离和线程池隔离。可以按照优先级,不变和变几个维度来隔离应用和模块,如抽象和不变的代码放在一个模块,这个模块的代码几乎不会修改,可用性高,经常变的业务逻辑放在一个模块里,这样就算有问题,也只会影响到某一个业务。不同的业务使用不同的线程池,避免低优先级任务阻塞高优先级,或高优先级任务过多时影响低优先级任务永远不会执行。
异步调用 - 同步调用改成异步调用,解决远程调用故障或调用超时对系统的影响。
热点缓存 - 对热点数据进行缓存,降低RPC调用。如B系统提供名单服务,B系统可以提供一个client SDK提供近端缓存服务,定期去服务器端取数据,减少RPC调用。
缓存容灾 - 当数据库不可用时可以使用缓存的数据。并设置分级缓存,如优先读本地缓存,其次读分布式缓存。
分级缓存 - 优先读本地缓存,其次读分布式缓存。通过推模式更新本地缓存。
系统分级 - 对系统进行分级,如ABC三个等级,高级别系统不依赖于低级别系统,并且高级别系统比底级别系统高可用率要高。
服务降级 - 如果系统出现响应缓慢等状况,可以关闭部分功能,从而释放系统资源,保证核心服务的正常运行。需要识别哪些服务可以降级,比如突然有大量消息流入,导致服务不可用,我们会把消息直接丢弃掉。或通过设置流控,拒绝为低级别系统提供服务。
流量蓄洪 - 当流量陡增时,可以将请求进行蓄洪,如把请求保存在数据库中,再按照指定的QPS进行泄洪,有效的保护下游系统,也保证了服务的可用性。当调用对方系统,对方系统响应缓慢或无响应时,可采取自动蓄洪。
服务权重 - 在集群环境中,可自动识别高性能服务,拒绝调用性能低的服务。如在集群环境中,对调用超时的服务器进行权重降低,优先调用权重高的服务器。
依赖简化- 减少系统之间的依赖,比如使用消息驱动,A和B系统通过消息服务器传递数据,A和B系统使用数据库进行读写分离,A系统负责往数据库中写数据,B系统负责读数据,因为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,当A不可用时,短时间内不影响B系统提供服务。
弹性扩容 - 根据资源的使用率自动或手动进行扩容。如带宽不够用时,快速增加带宽。
灰度和回滚 - 发布新功能只让部分服务器生效,且观察几天逐渐切流,如果出现问题只影响部分客户。出现问题快速回滚,或者直接下线灰度的机器。
减少远程调用 - 优先调用本地JVM内服务,其次是同机房服务,然后是同城服务,最后是跨城服务。如A调用B,B调用互联网的C系统获取数据,B系统可以把数据缓存起来,并设置数据的保鲜度,减少B对C的依赖。配置中心把注册服务的地址推送到调用服务的系统本地。参数中心把参数配置信息推送到系统的本地内存,而不是让系统去远程服务器获取参数信息。
熔断机制 - 增加熔断机制,当监控出线上数据出现大幅跌涨时,及时中断,避免对业务产生更大影响。如我们做指标计算时,指标可以计算慢,但是不能算错,如果发现某个用户的指标环比或同比增长一倍或跌零,会考虑保存所有消息,并中止该用户的指标计算。
运行时加载模块 - 我们会把经常变的业务代码变成一个个业务模块,使用Java的ClassLoader在运行时动态加载和卸载模块,当某个模块有问题时候,可以快速修复。
代码扫描 - 使用IDEA代码分析等工具进行代码扫描,识别出程序中的BUG,如空指针异常,循环依赖等。
自动备份 - 程序,系统配置和数据定期进行备份。可使用linux命令和shell脚本定时执行备份策略,自动进行本地或异地。出现问题时能快速重新部署。
线上压测 - 系统的对外服务需要进行压测,知道该服务能承受的QPS和TPS,从而做出相对准确的限流。
- 隔离。 发生问题,能控制在一个小的范围。 物理隔离/虚拟(容器,实例,VM)隔离/流控
- 内存溢出。 代码细节,数据量,进程数控制。
- 预估数量,阀值控制。 远程获取的变量需谨慎处理
- 超时 QPS = 1000ms / rt(timeOutAvg) threadCount QPS越高,线程越少,越完美。 超时时间设定需合理
- 流控 比超时更友好,有自我恢复能力
- 异步调用 减少响应时间,在客户端做异步调用
- 限流 限制请求数,Web服务器拦截,以QPS为准
- 降级 对弱依赖有效/最好能做到自动降级,自动恢复
- 开关 手动降级,关闭服务,临时可能会忽略。需有专人负责
- 热点缓存 容易被攻击,策略:将被攻击的或者不存在的数据放入Cache,不查询DB。
- 缓存容灾 多份缓存,并且有对应DB的整套缓存,能独立成为数据源
- 依赖Jar包冲突 二方包间接依赖冲突检测,mvn:dependency:tree
- 内部调用优先 路由,同机房优先调用DB,Cache。
- 依赖诊断和调试 接口调试(在线),一些小脚本,jsp能迅速模拟调用
- 日志跟踪 traceId ? 所有调用应用打日志,以traceId为Key能查询出完整请求调用日志记录。 缺点是但是日志量会很大
- 依赖识别 强依赖/弱依赖/依赖系统,调用接口的统计管理。能查出系统的瓶颈。
- 依赖简化 合并依赖,异步化依赖。
- 发布规范 daily/prepub/beta
- 服务治理 Admin系统 XXAdmin 白名单,黑名单之类的管理等
- 容量规划 物理服务器备机准备
- 预演 模拟正式环境处理问题,能暴露很多问题,帮助很大
- 告警 短信等,及时处理线上问题
- 资源调度 优先级资源划分,想法比较好,但比较难做到